A.恢复西欧经济 |
B.稳固资本主义 |
C.打开西欧市场 |
D.遏制共产主义 |
A.决定废除实物配给制 |
B.决定纠正斯大林体制弊端 |
C.生产动力不足已显现 |
D.暂时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
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
C.有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
D.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A.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C.西欧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
D.西欧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
A.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 |
C.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 |
D.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 |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国民大革命 |
B.辛亥革命 |
C.二次革命 |
D.护国运动 |
A.提倡建立国民新文学 |
B.知识分子还必须自身改造 |
C.主张文学要言之有物 |
D.西方文化要取代传统文化 |
A.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
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C.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 |
D.联合苏联推动社会革命 |
A.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
B.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 |
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
D.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 |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
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 |
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
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
B.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 |
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
D.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
A.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 |
B.欧美国家企图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 |
C.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 |
D.贸易自由化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
时间 | 社会经济状况 |
1760~1830年 | 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 |
1850年 | 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 |
1852年 | 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 |
1800~1850年 | 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 |
A.舆论造势大力推动思想解放 |
B.向共产主义社会高歌前进 |
C.社会主义建设防右更要防左 |
D.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A.中央提出了“双百”方针 |
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宪法 |
C.社会主义建设急需法律保障 |
D.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 |
类别 | 比重(%) | 年平均增长率% | |
1921年 | 1936年 | | |
轻工业 | 44.1 | 30.7 | 5.46 |
重工业 | 54.6 | 62.9 | 9.94 |
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
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
C.传统文化艺术已衰落的事实 |
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
A.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 |
B.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
C.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 |
D.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
A.宣扬君权神授 |
B.解释天人感应 |
C.劝君主行仁政 |
D.强调教化民众 |
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 B.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
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 D.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1953 | 82.5 | 1957 | 105.0 |
1954 | 85.6 | 1958 | 141.2 |
1955 | 106.8 | 1959 | 124.7 |
1956 | 127.6 | 1960 | 133.2 |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1953 | 166.83 | 1959 | 169.68 |
1954 | 169.52 | 1960 | 143.5 |
1955 | 183.94 | 1961 | 136.50 |
1956 | 192.75 | 1962 | 154.41 |
1957 | 195.05 | 1963 | 170.00 |
1958 | 197.65 | 1964 | 18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