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地区]

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卷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初一|单元试卷|江苏|2017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初一|单元试卷|江苏|2017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初一|单元试卷|江苏|2017年')}}
试卷年份:{{getYear('初一|单元试卷|江苏|2017年')}}上传日期:2017-06-30题数:8
浏览次数:248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2学币
题号:3832767 题型:其他 难易度:容易 日期:2017-06-30 来源: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卷语文试题
【题文】找出下列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心急如焚  相得益章  变幻莫测  轩然大波  力排众异  相辅相成
清妆淡抹  融于一炉  别具匠新  当之无愧  初露头角  黄金搭档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508816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容易 日期:2013-07-22 来源: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卷语文试题
【题文】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当听到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一向稳重的老爸也不能自已地欢乎起来。
B.黄山的重峦叠嶂,奇松怪石,令人惊叹:真是巧夺天工
C.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D.电视剧《七剑下天山》即将播出,大家都拭目以待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3832763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7-06-30 来源: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卷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文章,下列问题。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   
铁凝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我的家庭鼓励了我这妄想。父亲为我开列了一个很长的书目,并四处奔走想办法从已经关闭的市级图书馆借出那些禁读的书。在父亲喜欢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他的朋友、《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徐光耀老师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那年我十六岁。现在想来,以那样的年龄说出这样一番话,实在有点不知深浅。但能够说明的,是孙犁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
1979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我带了信,在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这是我与孙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
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摘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5期)
【小题1】在“我”与孙犁的三次见面中,分别写了孙犁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同答。
【小题2】“我”为什么要把《灶火的故事》寄给孙犁先生?请分点概述。
【小题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下面句中的“终于”,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面句中的“深恐”,表现出孙犁先生什么样的心理?
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表现了孙犁先生怎样的品质?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3832764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7-06-30 来源: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卷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一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 ……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儿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小题1】选文划线处营造了怎样的环境?对表现文章主要人物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小题2】文章在写到鲁迅的外貌时反复强调了他“瘦”的特征,目的何在?
【小题3】下面的评价哪一项不正确(    )
A.“这样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这一句充满了强烈的惊喜之情。
B.“同志”,表示亲密无间,鲁迅热爱广大革命人民。
C.“师傅”,表示循循善诱,鲁迅热忱地指导广大革命青年——“俯首甘为孺子牛”。
D.“战士”表示顽强战斗——“横眉冷对千夫指”。
【小题4】文中加点词“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两个修饰语分别强调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
【小题5】选段最后一节“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怎样的情感?
【小题6】联系选文说说文章以“一面”为题好在哪里?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3832765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7-06-30 来源: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卷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赵普》完成下列问题:
《宋史》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小题1】补出文中缺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加点字意思、用法不同的两项:(      )(     )
A.跪而拾之以归B.及为相
C.发箧视之D.及为相
E. 劝以读书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为某官     跪而拾之     及次日      拾之以归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主要写了赵普哪两件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小题5】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阖户”“碎裂掷地”“跪而拾之”“补缀旧纸”这些细节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请选取其中的某个细节围绕文章主题作简要分析。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3832766 题型:诗歌鉴赏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7-06-30 来源: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卷语文试题
【题文】《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的尾联写“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3832775 题型:默写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7-06-30 来源: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卷语文试题
【题文】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3)____________________,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杜甫)
(4)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5)____________________,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蝉》________)
(6)谁怜一片影,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尽似犹见___________________。(《孤雁》杜甫)
(7)____________________,鸣噪自纷纷。
(8)______________,花落黄陵庙里啼。_______________,佳人才唱翠眉低。(《鹧鸪》郑谷)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3832768 题型:书写 难易度:容易 日期:2017-06-30 来源: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卷语文试题
【题文】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énɡ(____)罚      zǔ(_____)咒     yīn(_______)勤     dǒu(_______)然
jū(_____)躬        nüè(____)待    mǎnɡ(______)撞     tuí(______)唐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