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地区]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初二|单元试卷|全国|2018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初二|单元试卷|全国|2018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初二|单元试卷|全国|2018年')}}
试卷年份:{{getYear('初二|单元试卷|全国|2018年')}}上传日期:2018-03-12题数:11
浏览次数:227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1学币
题号:6097360 题型: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8-03-12 来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题文】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1)上联:_________①_________;下联: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6097361 题型: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8-03-12 来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题文】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6097362 题型: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8-03-12 来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日: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鞣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①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②揉(róu):同“燥”,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同“曝”,晒干。④参:同“叁”,多次。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强也
(3)学不可以已
(4)故木受绳则直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鞣使之然也   已而之细柳军
B.不知其善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虽有嘉肴     虽有槁暴
D.学而不思则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小题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观点_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
【小题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6097363 题型: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8-03-12 来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题文】或是因为性格的懦弱,或是因为虚伪的礼貌,或是因为情感的束缚,或是因为巨大的诱惑……我们常常说不出那个“不”字,但是,为了遵从自己的内心,为了放飞自由的梦想,为了追求坚定的目标,为了拥有精彩的人生,我们需要对一些人、一些事,有时甚至需要对这个世界,大声说:“不!”
请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以《大声说不》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白选;(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6097353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8-03-12 来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马之千里者
C.虽有至道,弗学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其此之谓乎               其真不知马也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6097354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8-03-12 来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不独子其子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D.其一犬坐于前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6097355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8-03-12 来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题文】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学学半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才美不外见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6097356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8-03-12 来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题文】与“茅屋为秋风所破”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何陋之有
C.马之千里者
D.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6097359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8-03-12 来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不饱,力不足
C.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小题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6097358 题型:诗歌鉴赏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8-03-12 来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题文】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小题1】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暴风对茅屋的_________。
【小题2】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__________________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6097357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8-03-12 来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题文】(核心素养)综合性学习活动。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谐”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请参加关于“和谐”的综合性活动,完成以下题目。
(1)探“和”之义。
读下列两则材料,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
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②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札记·中庸》
(2)写“和”之名言。
古人圣贤有很多关于“和”的名言,请你举出两句来。
(3)讲“和”之故事。
请讲一个“和为贵”的故事,可以是身边的事情,也可以是历史故事。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