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六年级|同步测试|全国|2014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六年级|同步测试|全国|2014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六年级|同步测试|全国|2014年')}}
试卷年份:{{getYear('六年级|同步测试|全国|2014年')}}上传日期:2014-12-25题数:7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题号:32476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12-25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文言文两则练习卷6
【题文】选字填空。
诲 悔
(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 )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
至 致
(3)他离开后( )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 )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题号:324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4-12-25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文言文两则练习卷6
【题文】根据文言文内容回答问题。
(1)“之”在古文中的意思:①动词,到,往;②代词,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③指示代词,这;④活用为第一人称,我;⑤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⑥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音节助词,无实义。请选择恰当的意思填入括号里。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 ( )
②惟弈秋之为听 ( )
③一人虽听之 ( )
④思援弓缴而射之 ( )
⑤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2)《学奕》一文分别为我们描述了( )和( )两个学棋人的形象,从中我明白了( )的道理。
(3)《两小儿辩日》一文中( )一句可见两小儿所辩论问题的复杂性。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 )。在辩论过程中,两小儿的表现得都很( )。孔子对待这个问题则表现出了( )的态度。
题号:32473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4-12-25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文言文两则练习卷6
【题文】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小儿为什么争辩?他们各自有什么观点?依据是什么?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4)你喜欢这两个孩子吗?为什么?
题号:32474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12-25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文言文两则练习卷6
【题文】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32477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12-25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文言文两则练习卷6
【题文】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 ( ) (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 ( ) ( )
题号:32478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4-12-25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文言文两则练习卷6
【题文】形近字组词。
弈( ) 俱( ) 援( ) 盂( )
奕( ) 惧( ) 缓( ) 孟( )
题号:32475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12-25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文言文两则练习卷6
【题文】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为是其智弗若与?
(3)孰为汝多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