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高一|期中考试|广东|2016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高一|期中考试|广东|2016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高一|期中考试|广东|2016年')}}
试卷年份:{{getYear('高一|期中考试|广东|2016年')}}上传日期:2016-06-30题数:10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题号:1916904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6-06-30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阙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①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②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
③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④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
⑤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⑥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A.④②①③⑤⑥ | B.②④①⑤③⑥ |
C.④②③①⑥⑤ | D.④①②⑤③⑥ |
题号:1916905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6-06-30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分别是西方上世纪20~70年代问世的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 |
B.近年来,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使观众审美疲劳是由于跟风严重、缺乏创意、没有特色的结果。 |
C.《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将汉字按部首归类,这是文字学领域一项伟大的创举,其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人也多望尘莫及。 |
D.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
题号:1916906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6-06-30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公民出游,必须重视自律,处处用自律约束自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能随意毁坏风景名胜,也不能无人在场时就为所欲为,做下有失社会公德的事。 |
B.汉川市是江汉平原上有名的“鱼米之乡”,浩荡的汉江水穿境而过,日夜川流不息。 |
C.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闭幕式演讲时说,当前改革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此时畏葸不前,可能前功尽弃。 |
D.她喜欢收藏,买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的书,到各地去按图索骥,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杂。 |
题号:1916912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6-06-30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惑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评点”这一评论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综合、直观、凝练是它的主要特征,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
B.“评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时也通过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 |
C.“评点”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较为简短,往往三言两语却切中肯綮,犀利又独到,睿智幽默,发人深省或引人会心一笑。 |
D.“评点”以原著为载体,是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又与原著融为一体,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 |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一种评论方式,评论者以上传字幕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评点, 因字幕快速、密集而得名。 |
B.“弹幕”可以加强评论的互动性和评论的即时性,提高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提高观赏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 |
C.“弹幕”有利有弊,一些低劣的评论容易破坏作品本身的美感,更大的弊端是大量的弹幕会影响艺术观赏的完整性。 |
D.“弹幕”与传统的“评点”颇为相似,“弹幕”的流行使传统的“评点体”有可能在视听化、网络化条件下得到复活。 |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也是“文化搬运工”,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使得欣赏者能更有效地欣赏作品。 |
B.现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文艺批评家。 |
C.“弹幕”与互联网技术联系紧密,它介入的领域将更宽泛,最终或许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 |
D.文艺评论的作用重大,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也可能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新经典。 |
题号:1916909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6-06-30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翻译下列句子:
(1)公坐其下,人莫之顾。(《王荆公旁听文史》)
(2)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魏征论自制》)
(3)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东吴四英杰》)
题号:191691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6-06-30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④见之欤?
注释:
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③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④傥:或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 |
B.折节读书 折:改变 |
C.方山子亦矍然矍然:欣喜的样子 |
D.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以此驰骋当世请以战喻 |
B.晚乃遁于光、黄间犹见于眉间 |
C.而其家在洛阳余嘉其能行古道 |
D.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蚓无爪牙之利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晚年放弃了富贵生活,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
B.传记主人公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
C.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
D.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
【小题4】翻译
⑴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⑵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题号:191691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6-06-30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
B.秦人开关延敌延:迎接 |
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治理 |
D.流血漂橹橹:盾牌 |
【小题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逡巡而不敢进 |
B.相与为一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
C.因利乘便因河为池 |
D.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尝以十倍之地 |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追亡逐北 |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C.非能水也 |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小题4】下列句子省略的主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
B.争割地而赂秦 |
C.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D.身死人手,人天下笑者,何也 |
【小题5】翻译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题号:1916908
题型:诗歌鉴赏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6-06-30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小题。
东马塍①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
【小题1】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小题2】第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题号:1916907
题型:默写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6-06-30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默写
(1) ,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难》)
(2)其险也如此, ! (《蜀道难》)
(3)丛菊两开他日泪, 。 (《秋兴八首·其一》)
(4) ,环佩空归夜月魂。 (《咏怀古迹·其三》)
(5) ,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6)醉不成欢惨将别, 。 (《琵琶行》)
(7)东船西舫悄无言, 。 (《琵琶行》)
(8)去来江口守空船, 。 (《琵琶行》)
(9) ,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
(10) ,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其二》)
(1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1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13)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劝学》)
(14)荀子在《劝学》中谈“思”与“学”关系的句子是: , 。
(15)天下云集响应, 。 (《过秦论》)
(16)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
(17)位卑则足羞, 。 (《师说》)
(18)韩愈在《师说》第一段中指出择师的标准是: , 。
题号:1916903
题型:作文
难易度:困难
日期:2016-06-30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喜剧演员贾某在一档节目中“恶搞”了花木兰,被一个叫作“木兰文化研究中心”的组织揪住不放,强烈要求贾某向全国人民道歉。贾某道歉后,有些人似乎受到了启发。道长孟某发长文批判导演陈凯歌新作《道士下山》扬佛抑道,影响宗教和睦,要求陈导向道教界、向社会道歉;六小龄童认为贾某道歉开了一个好头,要求恶搞《西游记》的影视剧也要道歉。
对此,网上意见不一,有赞同道歉的,认为恶搞不等于创新,不能为博眼球将经典恶俗化;也有替贾某、陈导等叫屈的,认为创新可以打破樊篱,况且花木兰、孙悟空等原本就是虚构的文学形象;更有网友戏谑“金庸塑造了众多邪道形象,强烈建议孟道长起诉金庸,保卫道教”。
该不该道歉,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