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地区]

【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高二|月考试卷|江西|2016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高二|月考试卷|江西|2016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高二|月考试卷|江西|2016年')}}
试卷年份:{{getYear('高二|月考试卷|江西|2016年')}}上传日期:2016-04-22题数:11
浏览次数:275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1学币
题号:2178343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6-04-22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阅读经典,应当注意细心领略和体会作品的艺术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可以格外注意其叙事的角度与方式,注意语言的节奏、语气、修辞,乃至句式等等。
①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不无道理
②包括题材、结构、风俗描写、人物塑造等等
③也可以从语言艺术入手
④风格形成的条件比较复杂
⑤我们欣赏与把握大师经典的风格
⑥但多种因素中有一种特别重要,那就是语言
A.④⑥①⑤②③ B.④②⑥①⑤③
C.⑤②③④⑥①D.⑤③②④①⑥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178344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6-04-22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中速增长常态,进入白银时代,政府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变化,人们期待2015年被看作中国房地产的“转型元年”。
B.“炫通水诗赋朗诵会”在散文诗朗诵《水水水》中拉开了序幕,一首声情并茂的《难离故土》表达了南阳人为南水北调无私奉献、背井离乡的壮举,感人泣下。
C.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表明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D.世故的老欧洲,天真的新美洲,一个拖着悠久高贵的历史和文艺腔,一个带着新鲜刺激的金钱和荷尔蒙,前者率真勇敢但粗糙,后者精致繁复却虚伪。
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178345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6-04-22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红橙生产本是甜蜜的事业,但几年前的病害导致廉江红橙歉收、减产,外地劣质的红橙便趁机假冒廉江红橙之名,使本已      的廉江红橙生产         。近年来,广东廉江       ,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果农发展红橙生产,努力擦亮“中国红橙之乡”的金字招牌。
A.如履薄冰祸不单行东山再起
B.进退维谷雪上加霜东山再起
C.如履薄冰祸不单行重整旗鼓
D.进退维谷雪上加霜重整旗鼓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178346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6-04-22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寒夜星光
徐树建
韩晓龙日日夜夜盼望着能回家过年,说起来已有好几年没回家跟妈妈团聚了,因为这几年都是在狱中度过的,今年刚刑满释放。可是,他不敢回家,因为妈妈托人捎过话来:“要想我原谅你,除非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
要知道寒夜的天幕上,向来只有几颗闪着冷光的星星,哪有满天星光,妈妈这是在明确表明态度:拒绝儿子回家。
而妈妈之所以如此绝情,是因为韩晓龙伤透了她的心。几年前韩晓龙开的小餐馆因为使用过期变质肉类,让一桌食客食物中毒进了医院,其中一名老人还感染了并发症送了命,韩晓龙也因此坐了大牢。
韩晓龙不怨妈妈心狠,爸爸早逝家境极度贫寒,要是没有乡亲们的帮助,他们娘儿俩的日子不可想象,所以,妈妈经常教育儿子要心存感恩回报社会,千万不能忘本。
可是,自个儿让妈妈失望了。
有家不能回,韩晓龙只好在县城内租一小间房子住了下来,靠什么生活呢?幸亏妈妈曾经教过他扎孔明灯的手艺,于是韩晓龙晚上扎灯,白天在热闹的地方卖灯。当他扎好第一个灯时,忍不住想起小时候跟妈妈一起扎灯的情景,那时候虽然贫穷,但母子情浓,虽苦也甜,这么一想,热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年根的生意还算不错,韩晓龙忙得不可开交,有位大商户甚至一下子订了100只孔明灯。韩晓龙快乐极了,没日没夜地赶做,终于按时完工交货。
除夕这天,过年的气氛越发浓厚,空气内处处弥漫着好闻的味道,韩晓龙心里却越发凄凉,想了半天无事可干,出租屋内恰好还有几只孔明灯,索性顶着寒风拎了灯上街,准备卖了后再买瓶酒,一醉方休。
刚站了一会儿,身后就有人大声叫道:“给我一只灯!”
生意开张了,韩晓龙心内一喜,但抬头一看,却掉头就走,甚至还小跑起来,因为那人他认识,是他初中同学大山,还是住对门的邻居。他没脸见到他们。
大山气冲冲地提高嗓门吼道:“韩晓龙,你个孬种,你难道一辈子不见人?”
韩晓龙只好停住脚步,大山走过来,恨恨地又说:“我恨不得抽你两下,你小子混啊!走,跟我回去,明天就过年了,家家户户团圆,你就不想跟你妈团圆?”
韩晓龙低头小声说:“大山,我怎么不想啊,可你也不是不晓得我妈撂过的话,她说除非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才肯原谅我,你说我怎么回去?”
大山叹口气,说:“我们住对门,你们家里的情况我爸妈是最了解的,所以叫我来找你回去。你妈年轻受寡,喝过的苦水能用船装,可一辈子不求人,硬气要强,大伙谁不佩服她,可现在全给你毁了,让她临老了抬不起头来,她能不气你吗?可你不回去不行啊,你妈病了。”
韩晓龙一惊:“我妈怎么会生病?什么病?”
大山双眼朝天,气哼哼地说:“还用问,想你呗,可嘴上又不承认,一直闷在心里,这就病了,所以你一定得回去。至于怕你妈不肯原谅你嘛,这个你放心,有我和乡亲们哩,今天晚上我们在村口接你,你妈一定会给乡亲们面子的。”
一下午的忐忑不安过后,除夕之夜来到了,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红彤彤的对联和醉人的鞭炮声,韩晓龙孤零零一个人来到了村口,却没勇气再往前进一步了。
就在这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村子静极了,没有鞭炮声,没有欢笑声,甚至黑漆漆的连灯光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大山呢?乡亲们呢?说好了在村口等的啊。
肯定是大山爸妈和乡亲们没有说服妈妈,要不回去吧?韩晓龙心里酸极了,忍不住嘶哑着嗓子大叫起来:“妈、乡亲们,我给你们拜年了,我真悔啊……”
话音刚落,眼前突然出现一幅童话里才有的景象:无边漆黑的夜空一下子繁星点点如鲜花绽放,更像夏夜内无数的萤火虫,并且这些明亮的萤火虫正冉冉上升,一时间天上地下交相辉映、灿烂辉煌,是无数的孔明灯点燃升上了天空!
然后,韩晓龙看到了大山,看到了那个一下子订了100只孔明灯的“大商户”,看到了乡亲们!
大山声如洪钟大叫起来:“晓龙妈,看,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你就让孩子回来吧!”
大伙一起说:“让晓龙回来吧!”
人群正中站着的正是颤颤巍巍早生白发的妈妈,妈妈神情悲楚老泪纵横,说:“儿子,回来吧,你回来吧,你永远不要忘了乡亲们的一片心!”
星光这么美、这么亮,从未见过,无以伦比,把回家的路照了个一清二楚。韩晓龙心中震撼得山呼海啸,忍不住重重跪了下去,含泪叫道:“妈、乡亲们,我回来了,回来了!我今生今世再也不会迷路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选择过年这个时间展开故事,是为了用过年的热闹气氛反衬韩晓龙处境的凄凉,为后文出现满天‘星光’作铺垫。
B.韩晓龙的妈妈不肯原谅儿子犯下的过失,是因为她性格硬气要强,可儿子却让她在村里抬不起头。
C.大山与韩晓龙的“巧遇”,应该早有预谋,这从那个订了100只灯的“大商户”可以觅出端倪。
D.韩晓龙两次流泪,前者因为思亲,后者因为感动,但都有后悔的成分,所以才有了结尾的一跪一喊。
E.小说运用先抑后扬、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一个慈爱严厉的母亲形象,语言朴实真挚,感人至深。
【小题2】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的妙处。
【小题3】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与作用。
【小题4】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有人说是以大山为代表的乡亲们,有人说是韩晓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178430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6-04-22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通俗地说,就是理想。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顾炎武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顾炎武听罢,徐徐起身,振衣而立,与之相和: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正是“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个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事虽未成,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
(摘编自沐斋《登高》)
【小题1】下列关于“登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说明了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B.夏日炎炎,雨雪霏霏,春花灼灼,落木萧萧,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诗句中描写登高时所见的不同的景色。
C.由于人的视野有限,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所以古人的登高,不仅是想看一看自然的山川,或人造的楼台,而且是为了一展胸襟。
D.文人登高,是想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如同好汉饮酒“一浇胸中块垒”一样。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人同登一座山峰,所写的诗句意味相差很大,是由于每个人在登高时所思所感不同,而这又与个人的身世、境遇、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
B.儒家的登高、道家的登高和皇帝祭祀封禅的登高,虽然目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他们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C.孔子所说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逝者如斯夫”这两句话,概括了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前者指“高”,后者指“远”。
D.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其远志便能发自心底,这是因为儒家提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缘故。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为了某个节日也会登高、观景、旅游,但缺失了古人登高时的胸襟、怀抱、远志和精神。
B.钟子期用“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来形容伯牙抚琴的声音,是听出了伯牙的志趣,伯牙胸中的逸气是通过不同的琴声表现出来的。
C.顾炎武联合爱国志士以图恢复大业,在和他的同志们告别时,相对把盏,在青山之巅,远眺人好河山,不同的人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顾炎武和他的同志其心其举与历代文人登高时一展胸襟所体现的价值是相同的。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178429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6-04-22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孔戣(kuí),字君严,擢进士第。郑滑卢群辟为判官,群卒,摄总留务。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入为侍御史,累擢谏议大夫。中人刘希光受赇二十万缗,抵死,吐突承璀坐厚善,逐为淮南监军。太子舍人李涉知帝意,投匦上言承璀有功不可弃。戣得副章,不肯受,面质让之。涉更因左右以闻,戣劾奏涉结近幸,营罔上听。有诏斥涉峡州司马,宦宠侧目,人为危之,戣自以适所志,轩轩甚得。
俄兼太子侍读,改给事中。江西观察使李少和坐赃,狱寝不下;博陵崔易简杀从父兄,鞫状具。京兆尹左右之,翻其情。戣慷慨论正,贬少和,杀易简,夺尹三月俸。再迁尚书左丞。信州刺史李位好黄老道,数祠祷,部将韦岳告位集方士图不轨,监军高重谦上急变,捕位劾禁中。戣奏:“刺史有罪,不容系仗内,请付有司。”诏还御史台。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
会岭南节度使崔咏死,帝谓裴度曰:“尝论罢蚶菜者,谁欤?今安在?是可往,为朕求之。”度以戣对,即拜岭南节度使。既至,免属州逋负十八万缗、米八万斛、黄金税岁八百两。先是,属刺史俸率三万,又不时给,皆取部中自衣食。戣乃倍其俸,约不得为贪暴,稍以法绳之
穆宗立,以吏部侍郎召,改右散骑常侍,还为左丞,以老自乞。雅善韩愈,愈嗟叹,即上疏言:“《礼》:大夫七十致仕。今戣据礼求退,陛下若不听许,亦无伤义,而有贪贤之美。”不报。以礼部尚书致仕,岁致羊酒如汉征士礼。卒,年七十三。赠兵部尚书,曰贞。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蚶菜:即蚶子,肉味鲜美,是沿海各地普遍食用的海产品。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
B.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
C.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
D.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B.“黄老”,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以黄、老为始祖,故称道家为黄老。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至东汉末年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道教形成影响很大,故道教也称“黄老道”。
C.“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也叫致事、致政、休致。据封建礼法,大夫七十岁而主动上书要求致仕,皇帝则加以挽留,从而形成一种融洽的君臣关系。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有“美谥”“平谥”“恶谥”之分。孔戣谥曰“贞”,属于平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戣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众人惧怕监军杨志谦,孔戣邀请他到府中,实现了有效管制;在刘希光受贿案件中,他坚定不移地履行谏议大夫的职责,使相关人员受到惩处。
B.孔戣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他慷慨论证,使很多经久不决的案件得到正确处置,如因贪赃获罪的江西观察使李少和被贬,杀从兄的崔易简被诛杀,操纵案情的京兆尹被罚俸,诬告上司的韦岳被诛杀等。
C.孔戣才智过人,推行高薪养廉。被授予岭南节度使后,他先免除属州以前拖欠的数以万计的赋税,然后以高薪约束刺史的行为,若违反则绳之以法。
D.孔戣进退有度,举动符合礼法。穆宗继位后,他被召回朝廷并屡次升迁;后因为年龄大而要求告老还乡,韩愈非常惋惜,向皇帝上书为他求情,助他实现愿望。
【小题4】翻译文中语句
(1)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
(2)戣乃倍其俸,约不得为贪暴,稍以法绳之。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178428 题型:诗歌鉴赏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6-04-22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小题。
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小题1】词中“弄”“锁”二字极为传神地表达了作者在“清明”前后不同的心情,试作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词结尾三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加以分析。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178341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6-04-22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178342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6-04-22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面是关于“核电”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核电有零排放的环保优势,    (1)        。在选择支持核电之前,一位环保人士如此纠结。其实,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    (2)         ?汽车与车祸、飞机与空难、摩天大楼与熊熊大火……科技发展提供了便捷,也带来了风险;发展中不同诉求的交织、冲突,   (3) 。如何在面临两难时做出权衡,在面对风险时保持理性,在全力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力利用新技术,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也正是在与这种“宿命”抗争的过程中,不因噎废食,不一劳永逸,人类才不断创造着新文明,实现着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178427 题型:默写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6-04-22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描写行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辰,并且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句子是“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宫女们打开梳妆镜后,宫里像明星闪烁一般的两句是“                                             ”。
(3)屈原《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                               ”。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178340 题型:作文 难易度:困难 日期:2016-04-22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微博上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 %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 % 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 %的房间都是空闲的。环视一下自己,你那高配置的生活里,有多少资源待在角落里被闲置着,浪费着?也许是时候,把身段放低一点儿,要求降低一点儿,让生活低配一点儿了。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许套作。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