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地区]

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高三|月考试卷|江西|2014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高三|月考试卷|江西|2014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高三|月考试卷|江西|2014年')}}
试卷年份:{{getYear('高三|月考试卷|江西|2014年')}}上传日期:2014-10-30题数:14
浏览次数:265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1学币
题号:2374526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凤姐患病,一时难以痊愈。王夫人便让尤氏、探春一同照管园中事物,又请来宝钗帮忙,托她各处小心。
B.宝玉不愿会客,湘云劝他谈讲仕途经济,宝玉马上放下脸,叫湘云到别处呆去,还说“林姑娘”从不说这些混帐话。
C.邢岫烟的家境贫苦,全家曾租借庙里的房子,一住十年,后来投靠亲戚来到贾府。她的姑妈邢夫人不关痛痒地将她交给凤姐,凤姐冷眼旁观,发现她心性为人不像邢夫人及她的父母一样,觉得她是温厚可疼之人,又可怜她家贫命苦,反而比其他姐妹多疼她一些。
D.宝玉病后游园触景伤情,心生感慨之际忽见一股火光从山下那边冲出。藕官在园子里烧纸钱被人发现,宝玉为之遮掩。宝玉问藕官隐衷,藕官哭而未答。后来芳官告诉宝玉其中的隐秘之情,宝玉听了之后,因与自己的呆性相合,很能理解和同情。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374527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发掘现场将对中外人士开放,这不仅可以让人们看到遗物出土时的情况,人们而且可以了解考古发掘工作的过程。
C.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而农村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374528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俩都是个顶个的炮筒子脾气,今天不知为了啥,一见面没说几句话,就当面鼓对面锣地动起手来。
B.有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疼,火灾刚刚过去不到两个月,违反安全用电规程的现象又开始露头了。
C.《我是歌手》首播后,黄绮珊迅速引起关注,网友们评价她的歌声是“姗姗来迟的天籁之声”,她穿云裂石的嗓音极能感染听众。
D.从积分表上看,尤文图斯只要不马失前蹄,就将蝉联意甲联赛冠军,这首先要归功于“老狐狸”里皮的深谋远虑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374529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文,括号内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3分)
凤凰树别有情怀,抖尽一身花叶,换来一挂挂的长刀,带刀的枝枒(      )地挺立着,(      )指向灰阴的天空,似乎完全不记省躯体上曾经附着过一排排的(     ),应说是倔强罢,就算北风狂起,它也不肯低头。
A.兴冲冲、欣然、火柴B.空荡荡、傲然、火种
C.静悄悄、竟然、火星D.懒洋洋、凛然、火炬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374530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通谍住持潭拓寺何时可辍朔风凛冽
B.殒落萧索傻楞楞瞑顽不灵长途拔涉
C.罪蘖椭园化妆品颠来倒去惮精竭虑
D.牡蛎寥落大姆指桀傲锋利一椽破屋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374531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供:不应求奉祖先
B.角:落拐弯抹勾心斗
C.当:场锐不可一面
D.模:范航空拟动作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1918688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6-06-24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心中的小火炉
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千百年前,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一诗,让历世历代,读过的人,在寂寥的冬日里,每一次的展卷,都有一种新意,围着它,取暖。从读过这首诗后,便喜欢上了它意境上的美,那种美,落落大方,盘根错节,长在一段日子上。是啊,“新醅酒,小火炉”,凡俗的事物,在他的笔下,生动温暖,回味无穷。最妙的,是晚天欲雪,为这首诗,打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押韵在能否饮上一杯。在这里,诗人巧妙地直点主题。
⑵每每读到这首诗,便想起了久违的冬天,想起了久违的小火炉。相遇老友,也许是小时的玩伴,也许是那个同桌的你,也许是一个多年的好朋友。相牵相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分,不一定用在爱情上,它也可以潜在一段友情里。在那样一个雪夜,两个老友,一壶酒,围在一个小火炉边,浅唱低吟,在吟一壶岁月,看月上柳梢,听雪花簌簌。那种意境,一个“美”字,真够叫绝的。
⑶对于炉子的思念,其实,是长在一段唐诗里。更确切地说,是对于火的思念。这种思念,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灵的回归。我发现,渐近中年的我,对于过去的一切,总喜欢纠结在心里,以至于有些耿耿于怀。电子时代的家居生活里,“火”也许是个陌生的名词了,炉子也将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了吧?
⑷我三姨总在我面前说起我母亲,如果她再多活几年就好了,因为她没有住过楼房。三姨眼里的幸福生活,是赶上新时代,拥有新生活,这样的人生才值得。她为母亲感到遗憾,在她,就是要尽量地与这个社会接轨,要尽可能地享受生活,这也体现在,她对那些象征着贫穷的、长在她童年里的那些粗粮的厌烦。而我的某些观点,为她所不喜欢。尽管我们的年龄,有二十年之隔。
⑸我一直盼望,在远离城市、远离喧嚣的地方能有一幢房子,有花有草,春天的时候,踏绿远足;夏天的时候,听蛙鼓虫鸣;秋天的夜晚,听山风,望晓月;深冬的时候,看窗含西岭千秋雪,在红泥小火炉边,等一个风雪夜归人,或是独钓寒江雪。
⑹我的日子常在这样的时刻沉潜。我也终于能够理解,晚年的祖母,在我们家搬进崭新的砖瓦结构的房子以后她那失望的眼神,一副落落寡合的神情,像一头神情呆滞的老牛。她不喜欢水泥地面,不喜欢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墙。她说,砖构房子凌厉,冰冷,缺少温情,连点泥土和稻草也看不到。也许,她的目光,一直还停留在坯房草盖、南北大炕、一锅一盏的温情里。以至于她经常到乡下去,总是住上很长时间也不肯回,最后终老在那里。
⑺我踩着她的足迹,在寻一段过往。奶奶的小火炉,我是没有很深的印象的,但她的小火盆,却使我记忆犹新,火盆应该也是泥做的,那是泥土的精血,掌上心情,温润舒坦。冬天的傍晚,吃过晚饭,她就将火盆端上炕,事先已将盆里放上火炭,上面覆着草木灰,火炭躺在下面,孕育着些许温暖,在时光里一漾一漾的,有草香,也有岁月的香。几个人围在旁边,煨着烤火,闲话三国,乱侃西游,在生命里淘洗前尘旧事,反刍一段记忆。那种时刻,让人过目不忘。
⑻直到如今,尽管那些草盖的老屋已经走远,但对于火炕火炉的思念仍旧不断,某些往事像一缕炊烟,升腾着、缠绕着,某些往事,让我的记忆搁浅在那样一个冬天、一首唐诗里、一壶老酒里。
【小题1】久违的冬天、久违的小火炉带的意境为什么会让人叫绝?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2】第⑷段作者提及三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赏析第⑺段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4】文中,作者将一些往事融入一首唐诗或一壶酒里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就此进行探究。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374525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慎防基因造成的污染
在近代和当代作家里,我认为有两个女作家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
一个是19世纪上半叶的玛丽·雪莱。当时科学初兴,但她已警觉到科学家可能走火入魔,因而写了《科学怪人》。一个科学家竟然东拼西凑做出了一个人造人。最后他后悔莫及,和他造的人一起自我灭亡。“科学怪人”这个名词现在已成了一个通用的隐喻,任何人类以科学手段创造出来的非自然食物,都叫做“科学怪食”。
另一个则是加拿大当代的女诗人和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前几年在基因改造问题闹得很厉害的时候,她以一本《末世男女》把基因移植科技所造成的可怕世界以科幻小说的方式尽现无遗。
对近代科学发展略有所知的都当知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乃是生命科学发展快速的阶段。随着1962年DNA双螺旋构造的被发现,基因科学进入了黄金时代。基因科技有利于遗传性疾病病因的寻找和诊断,基因研究也有利于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但科学从来就不是价值中性的事务,科学的使用者是人,而人是个有七情六欲的自私动物。科学发展后,它也会成为一个体制,一种权力体系。当科学成了一种权力,科学的滥用、误用甚至科学所造成的公害即难避免。
科学成了一种体制、一种商业、一种权力后,它的自闭和反动最好的例子即是卡逊女士的遭遇。当年她发表《寂静的春天》,指出除草剂等化学药物造成生态的破坏,于是美国的化学界包括著名的化学教授和化学工业界都对她发动排山倒海的围剿。幸而当时主政的是肯尼迪政府,至少还有知识和判断力,才对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物进行管理。这显示出,当科学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和教育体制,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特权,一个恶势力,并走到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而当代基因科技发迹后所造成的“科学怪食”就是个新兴的话题和论争的焦点。
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乃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工程农业公司,例如它可以将土壤中某种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移植到玉米身上,形成基因被改造过的玉米新品种。种植这种玉米极为省事,可以大面积喷洒除草剂,少了许多经营成本。再例如为了发明一种抗虫害蕃茄,可以将某种深海比目鱼的基因接到蕃茄的基因上。这种基因工程的农业已成了美国农业的主流。
但欧洲以“英国医学会”为主的一大群生化专家反对这种农业,他们提出了“基因流动”和“基因污染”这两个核心概念,基因是会流动的,基因流来流去,接来接去,它的结果完全不可预测,最后可能造成“基因污染”。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变种玉米的花粉会污染到乳草叶,美国的帝王蝗吃了这种被污染的叶子,百分之百会死亡,其他便会生长停滞,这项发现被登在《自然》杂志上,证实了“基因污染”和风险的存在。前述的作家阿特伍德大胆地认为基因科技发展到最后,会形成一种“基因定时炸弹”。它会隐藏不彰,等到其他条件配合,它的致命效果就会出现。
因此,基因科学家已成了新的上帝,把基因接来接去,要什么品质的作物,只要找到基因加以移植,就可以形成新的作物品种,甚至有可能培养出新的动物品种。但基因科技所造成的未必是个基因乐园,却反而因为基因科学家的走火入魔,而造成人类的恶梦。人们不敢预测基因的任意接植,最后会形成什么奇怪的品种,也无法预测它的运动会产生生态上什么难测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固然带来许多福祉,但也产生了许多恶梦。对大自然知所敬畏,对科学家自身职责和知识盲点多一点反省和警觉,或许才是科学家应有的谦虚吧!
——《南风窗》2013年第24期
【小题1】下列关于“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玛丽·雪莱在19世纪上半叶科学初兴的时候,已警觉到科学家定会走火入魔,因而写了《科学怪人》一书来警示世人。
B.前几年,加拿大当代的女诗人和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用一本科幻小说《末世男女》,把基因移植科技所造成的可怕世界尽现无遗。
C.美国化学界包括著名的化学教授和化学工业界,都对卡逊女士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发动了排山倒海的围剿。
D.基因科技有利于遗传性疾病病因的寻找和诊断,基因研究也有利于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基因科学必将造福人类。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肯尼迪政府对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物进行管理,显示出政府利用特权,走到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
B.将土壤中某种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移植到玉米身上,形成基因被改造过的玉米新品种,这种基因工程的农业已成了美国农业的主流,也将是今后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
C.欧洲 “英国医学会”里的一大群生化专家提出了“基因流动”和“基因污染”这两个核心概念。
D.为了发明一种抗虫害的蕃茄,将某种深海比目鱼的基因接到蕃茄的基因上,这就是“基因流动”一种形式。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怪人”和“科学怪食”都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自私的使用者不可避免地造成其滥用、误用,科学所造成的公害即难避免。
B.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的发现——变种玉米的花粉会污染到乳草叶,证明基因污染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一种“基因定时炸弹”,其危害是致命的。
C.基因科技发展到今天,基因科学家通过基因流动,培植出新的作物品种甚至培养出新的动物品种都不是难事。
D.正确对待基因科技的态度应该是:对大自然要心存敬畏,对科学家自身职责和知识盲点多一点反省和警觉。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374524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9分)
东轩记                 苏 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向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于一委:交付
B.其华而收其实落:抛弃
C.归,筋力疲废莫:通“暮”,傍晚
D.独岁月之久幸:侥幸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克支其欹斜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B.而不害学而耻学
C.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不赂者赂者丧
D.欲庶几颜氏之乐蟹六跪二鳌
【小题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4分)
(2)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4分)
(3)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4分)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228813 题型:诗歌鉴赏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6-01-25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⑵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374519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水剪双眸雾剪衣,当筵一曲媚春辉”,眼睛是妩媚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眼睛是靓丽的;“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眼睛是明亮的;“两弯似蹙非蹙薻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眼睛是多情的……在生活中,也许眼睛曾经引起过你感情的波澜,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1)以“眼睛”为描写中心,能表达某种情感态度。(2)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4)不少于200字。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374520 题型:名著导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红楼梦》中的有关内容,回答问题。(3分)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请问这段话是谁说的?并简述说这番话的始末。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374523 题型:默写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古诗文填空。(8分,每空1分)
(1)                ,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2)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4)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劝学》)
(5)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374498 题型:作文 难易度:困难 日期:2014-10-30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界限,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有不少界限只是存在于你的心里,是你自己所竖立的一堵围墙,只要推倒心中的围墙,这个界限也就不存在了。
请以“界限”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