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地区]

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高二|期中考试|广东|2013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高二|期中考试|广东|2013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高二|期中考试|广东|2013年')}}
试卷年份:{{getYear('高二|期中考试|广东|2013年')}}上传日期:2013-12-26题数:13
浏览次数:245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2学币
题号:2467110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2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健康的主流文化能不能真正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关键在于具有文化创新的思维,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文化创新。
B.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应届大学生应树立科学发展的就业新观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破除陈腐落后的就业思维模式。
C.据媒体报道,为了维持房价数据的“稳定”,部分一线城市对高价房暂停发放预售许可证,使高价房无法入市销售,低价房源则加大入市,从而拉低了新房的平均成交价格。
D.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调和油、油菜籽油及大豆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467111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2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染色馒头”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持续发酵,从生产制作到销售,多个环节均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被曝光的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虽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如箭在弦,但某些监管部门对此却不以为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A.发酵B.冰山一角C.如箭在弦D.不以为然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467112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2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险(xìn)首(yuán)慢 (bū)床(rù)
B.睢(zì)勋天地(sāi) 老者(bì)叱(chà)
C.音(miù)庐(zǒng)然(yǎo)有碑道(pū)
D.何可道(shēng)食(bū)优(wò)覆(jiào)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4166431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01-0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所谓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    。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要求面对问题做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这一点上,   。灵魂的提问,而让头脑来解答,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    。正是这一点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为比科学和宗教更加伟大的东西。
①哲学与宗教相似        ②哲学与科学相似
③哲学和科学一样        ④哲学和宗教一样
⑤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不疑
⑥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467105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2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莫言访谈
每年在诺贝尔奖颁奖之前,诺贝尔基金会都会专访获奖者,谈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成就。日前,瑞典教育广播公司的记者周宇婕替基金会专访了莫言。
诺贝尔基金会:你出生在农村,你是怎么开始写作的?
莫言:我确实出生在山东农村,但我父亲读过私塾,算是乡村知识分子,他鼓励我读书。我大哥后来也考上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罕见的。他留下了很多书,我也读了他留下的这些书,获得了很多知识,培养了文学兴趣。
诺贝尔基金会:你的童年怎么样?
莫言:任何一个作家的写作都是从童年开始,尤其是写童年记忆。我1955年出生,我有记忆的时候就是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大多数人吃不饱,还有人饿死的事情发生。我们村子里很多孩子在冬天太阳出来的时候,靠在墙上晒太阳,每个人衣不蔽体。因为缺乏营养,大家肚子都很大,腿很细。我上小学的时候,调皮捣蛋,五年级就辍学了,但也没有劳动能力,就是放牛放羊,要想交流只能跟动物植物交流。当我开始写作,就想起童年往事,把童年记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构成了我最初的小说。
诺贝尔基金会:听说你五年级的时候就辍学了,当时心里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莫言:自己心里还是很孤独的。其他孩子都在学校读书,尽管读不到什么书,但在一起打打闹闹很欢乐。而我一个人牵着一头牛在学校门前路过,看到同年龄的孩子在学校里高高兴兴的。而且,一个人在群体之外,不仅感到孤独,也很迷惘:前途在哪里?长大以后干什么?我有时感到很绝望,没有希望。反正童年经历对我的写作至关重要。我在小说里写那么多动物和植物,那么多儿童和大人之间的神秘关系,都跟我个人独特经验分不开。
回过头去看,一方面对我那么小不能上学感到很遗憾,但另一方面也感到一些庆幸。假如没有这样痛苦的童年经历,我能否成为一个作家,真值得怀疑,即便成为作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的作家,写的作品也不会是像现在这样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小辍学,回到自然,对我成为一个作家还是有大的帮助。当然我不是鼓励现在的孩子去辍学。我也曾经说过,尽管这段辍学经历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还是选择幸福的童年,而不是孤独饥饿的童年。
诺贝尔基金会:这段经历对你的写作起到什么样作用?
莫言:建立了我跟大自然非常亲密的关系。在校园里长大的孩子,跟一个在荒原里奔跑长大的孩子,对大自然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动物植物的感受也不一样。你天天跟老师同学在一块,我天天跟植物跟草跟树木在一块。我对大自然的感受肯定微妙和感情化。在很长时间里,我感觉树木牛羊都是可以跟你交流的,我似乎也感觉到他们能听懂你的话。这种独特的经验,非常宝贵。过早离开儿童群体,进入成年人群体,我没有说话的权利,人家都是叔叔大爷长辈,我插话会讨人厌,我比一般孩子更早观察成人世界,比一般孩子听到更多爷爷辈讲述的乡村文化,这里的乡村文化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传奇、历史事件、有关妖魔鬼怪的奇闻怪谈,所以我的作品中有大量民间传说,它们都是从这里来的。另外,孩子观察世界有很独特的视角,一个成年人看世界,他可能感到没有什么新鲜的,一个孩子从低处往上仰视,他可以看到很多成年人看不到的东西,这点对我的写作非常有帮助。
诺贝尔基金会:你相信文学对今天的广大群众有意义吗?
莫言:我认为对文学的看法,不要估计过高。文学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慢慢的,像春雨润物一样发生作用。期望过高,希望文学能改变社会,会给文学家太多的负担。但也不要把文学贬得什么都不是,好像文学就是写着玩,让人们哈哈一笑的。文学的宝贵品质就在于他研究人的灵魂,歌颂真善美,揭露批评黑暗的假恶丑,通过人的变化让社会更好。
文学与人的关系,就像头发与人的关系。如果满头黑发当然很好,如果像我这样头发很少,也活得很好。如果有很多小说,很多诗歌,很多作家和诗人,当然很好;但是这些东西少一点,大家也能活下去。但一个人死亡以后,埋在地下,过了多少年被人挖出来,你会发现他的一切都化为泥土,只有头发还存在。社会上很多东西都发生变化,不再存在,但是文学还在。                                                             (有删改)
【小题1】在这次访谈中,莫言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莫言辍学之后的经历,对他的写作有哪些帮助?请简要回答。(5分)
【小题3】对于自己那么小就辍学,莫言一方面感到遗憾,另一方面又感到庆幸。莫言的这种心态是否自相矛盾?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467106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2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远去的蝉鸣
(1)炎热的夏日午后,蝉振动着它的薄薄的羽翼,像是在弹奏一曲动人的乡村音乐,琴音从树林里发出,像长了翅膀一样,旋即传遍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古井边的林子里,也有蝉的鸣叫声,从村庄到庄稼地,到处都是蝉的声音,这悠长而渺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这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
(2)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的蝉鸣充满了敬意,它就像我童年飘飞的梦影,在我记忆的数据库里一幕幕地回放,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那时候的乡村,天蓝水清,芳草如茵,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一天到晚都在聒噪的蝉声,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于那些蝉们的执着、坚忍。许多时候,乡村的蝉鸣总会让我想起热烈的夏天来,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我总觉得那撩人心扉的蝉鸣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的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那声音甚至带着几分的虚假,虚假的蝉声怎么会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呢?
(3)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喜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它们身上嫩白嫩白的,从深深的地下钻了出来。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的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做为它们的依托,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掉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的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应该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我们古代三十六计之一的“金蝉脱壳”,大概说明的是蝉会用一种假象来迷惑人的,殊不知,蝉是没有那么高的智商的,甚至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它之所以脱去躯壳完全是生命过程中的一次痛苦蜕变,这本不足为奇,只是人们对它的认知还停留在一种表象上。
(4)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到了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它们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鸣,这多少有些东施效颦的嫌疑。
(5)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走进一座寂寥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只有花香鸟语,溪水叮咚,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而四面起伏的蝉鸣正在穿越山涧,声音带着些许的夸张,那拖着长音的嘶鸣在山谷久久回响,就像大山拟就的宣言,气壮山河,激越豪迈。我听着鸟鸣、蝉鸣,感受着自然的天籁之音,心中的红尘物欲正被这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所净化。
(6)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听不到蝉在枝头歌唱,村庄的水塘里干涸见底,没有了蛙鸣,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废旧的村庄里也很少看到飞鸟的翅膀,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结构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以蛙鼓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飘渺在村庄的蝉鸣了。
(7)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小题1】文章第四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5分)
【小题3】作者在文章最后说:“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467107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2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我们的诚实容易丢失
阮直
作为人的美德,诚实在国人的心中是挂着金牌的冠军,可如今我们的诚实总是容易丢失。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老夫我说,撒谎是成功者的入场券,诚实是倒霉者的判决书。
在被儒家文化滋养大的国人心中,我们从来都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皇帝说,我一言九鼎;君子说,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老百姓说,我吐口唾沫也是钉。在这样的国度里本该是找一个不诚实的人都难的,可事实并不如此。掌控了实权的赵高当着皇上与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就“指鹿为马”,瞪着眼睛说瞎话,不诚实到了死不要脸的份儿上了,你又奈我何?儒家君子编造的“内圣外王”等美化皇权的谎言更是没几句真话,僧侣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信条,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于是老百姓也学会了当面喊万岁,背后骂皇帝。这哪还有个诚实的人呀,因为人们都知道虚伪没风险,诚实了有亏吃。
我们难道就不恶心自己不诚实的行为吗?不会的,我们为自己的不诚实找到了充足的理由。那就是要看对待谁,对待皇帝,臣子要诚实,不能不忠;对待父母,子女要诚实,不能不孝;对待朋友,要诚实,不能不信。可对待我们的敌人呢?就不存在诚实守信之说了。我们的“三十六计诱敌,七十二招制胜”就没一句是诚实的话,可却被奉为“国学经典”。
当上级来了检查团,作为被检查的下级就要一起“不诚实”,如果哪个员工对检查团诚实做人了,讲出真话,他就是“败类”,是要被扫地出门的。如果我们作为上级去检查下级时,下级单位某个人不撒谎,说真话,他就是诚实的。诚实不诚实的标准就是看“对方是谁”。今天你是我的同伙,我就诚实对你,明天你是我的竞争对手,我就得多个心眼,算计算计。我们总是在翻脸和不翻脸之间认定你是我的朋友还是我的“敌人”,所以也就在转瞬之间决定讲诚实还是不讲诚实。
西方的诚实观就不同了,西方的信仰要求诚实是不讲条件的绝对化,但不想说的就可以不说,对方也不能强迫(因为以强权威逼容易使人说假话),这才能确保绝对诚实在现实社会中能够实现。他们有一条著名的外交原则,叫“可以巧言掩饰,而不可故意欺骗”,就是说你可以被动扯淡,但不能故意撒谎。前者被视为“合理的无奈”,后者则被视为卑鄙,前者是捍卫隐私权的合法举动,后者则是违反信仰的恶劣行为。“捍卫隐私是为了绝对诚信”的现实能够实现,这是西方人的信仰与道德的实质。
我们不会用隐私权保护自己,一旦完全诚实起来,有时就是幼稚了。当自己面对世界时,先把所有人都看成不能诚实对待的人,你才算是一个成熟的人。对任何人、任何团伙、任何组织,我们不敢诚实,因为谁诚实谁就容易遭到误解引来横祸。彭德怀当年在庐山诚实地说真话,就遭到批判。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凡是诚实讲真话的都倒了大霉,诚实也就成了倒霉者的判决书了。
当下是没了政治斗争,但还有权力相争、利益之争、商业竞争,在这些相争之事面前,我们还缺少横杆面前人人平等的“阳光机制”,那么,诚实就不如谋略有力了。看来,要想让人们诚实,关键的是要先打造让诚实者不吃亏、不遭罪的机制,否则谁都会见风使舵。(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中引用北岛的诗句是为了形象地说明诚实吃亏、撒谎却能通行无阻的社会现实。
B.文中说赵高、僧侣、百姓全不诚实,说明我们的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诚实的民族。
C.我们的诚实容易丢失,是因为我们可以找到不诚实的理由,这理由就是诚实吃亏。
D.作者引用“三十六计诱敌,七十二招制胜”,旨在说明国学经典亦有糟粕。
E.在西方人眼中,“巧言掩饰”是捍卫隐私权的合法举动,而“故意欺骗”是违反信仰的恶劣行为。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虚伪没风险,诚实了就会有亏吃,所以中国从来就没有真正诚实的人。
B.中国人明知说谎而为之,并不恶心自己不诚实的行为,原因是中国人缺少廉耻感。
C.学会保护隐私权是实现绝对诚实的关键,为了实现绝对诚实,就要不干涉别人的私生活。
D.当我们作为上级去检查下级时,有人对我们说了假话,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他就是不诚实的。
【小题3】我国的诚实观和西方的诚实观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分)
【小题4】某校创办全国示范性学校,上级派人来验收,座谈会上某同学没有按照学校的安排发言,而是如实回答了验收组的问话,结果影响了学校全国示范性学校的评定,年终该生因此而未能评上三好学生。请依据文意,分析怎样才能让诚实者不吃亏。(4分)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467109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2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题3分)。
宣惠王五年,张仪相秦。十六年,秦败韩脩鱼,虏得韩将宧、申差浊泽。韩氏急,公仲谓韩王曰:“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张仪为和于秦,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将西于秦。楚王闻大恐,召陈轸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已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也。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不穀国虽小,已悉发之矣。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韩王闻之大说,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强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轻欺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韩王不听,遂绝秦。秦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不至韩。十九年,大破我岸门。太子仓质于秦以和。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是岁,宣惠王卒,太子仓立,是为襄王。(《史记·韩世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西于秦购:通“媾”,讲和
B.韩必王也德:感激
C.乃四境之内警:警告
D.楚不大也病:担忧.担心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楚王闻大恐秦欲伐楚久矣
B.韩王不听,遂绝秦虏得韩将宧.申差浊泽
C.警四境之内止公仲之行
D.王不如张仪为和于秦秦大怒
【小题3】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陈轸军事谋虑的一组是(    )
①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 
②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 
③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 
④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
⑤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
⑥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惠王十六年,秦军打败韩军。公仲向韩王进谏,建议韩王以一城为代价向秦国求和,和秦军共同南下攻打楚国。
B.面对秦国的威胁,陈轸为楚王提供了联合韩国共同抵抗秦国的军事策略,最终使楚国逃过一劫,没有被秦国攻打。
C.当韩国放弃联秦攻楚的计划后,秦国非常愤怒,增加兵力攻打韩国,楚国没有派出救兵,韩国在岸门被秦国打败。
D.由于韩王没有采纳相国公仲的意见,导致韩军战败,使太子仓成为秦国的人质,等宣惠王去世后,太子仓掌握大权,继位称王。
【小题5】断句和翻译(共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选自《报任安书》)。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共7分)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分)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3分)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4166432 题型:诗歌鉴赏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4-01-0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题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3分)
【小题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4分)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467103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2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
2013年9月27日,广东高州新垌镇新德村69岁中风老翁邓某方的儿子邓某林带着父亲的存折和证件来到农村信用社,打算将老人存折里的2万多元钱取出,为老人治病。但银行职员“依法办事”,态度傲慢冷漠。邓某林一波四折,最后用板车将病重的老父推入银行才取到钱。取款成功之后,邓家家属不满银行的服务态度,和银行职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不仅没有及时带老人离开以及采取抢救措施,甚至还阻挠医务人员施救。后来,老人不幸死于银行营业厅。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467104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2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空白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6分)
我想,“但是”这个词刚发明的时候,它前后意思的分量应该是大致相等的。也就是说,它只是一条单纯的纽带,并不偏向谁。后来在长期的使用磨损中,①                   。无论在它之前堆积了多少褒义词,“但是”一出,便像洒了盐酸似的,优点便冒着泡没了踪影,记住的总是贬义。好似爬上高坡,没有来得及喘口气,②                                 。“但是”成了马上有冷水泼面的前奏曲,让你把前面的温暖和光明淡忘,这时,只有打起精神,③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467108 题型:默写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2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小题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小题2】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小题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小题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467102 题型:作文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26 来源:2013-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在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开车。开车的人都知道,在某个位置停车后若想重新上路往往先需要倒车,如果遇上前路不通或方向走错的情况也需要及时倒车。可见,倒车是驾驶汽车必不可少的技能。
开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你行驶于人生之路时,是否也得适时选择倒车呢?
请你理解材料,联系社会现实,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