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地区]

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高二|期中考试|广东|2012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高二|期中考试|广东|2012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高二|期中考试|广东|2012年')}}
试卷年份:{{getYear('高二|期中考试|广东|2012年')}}上传日期:2013-04-25题数:12
浏览次数:263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1学币
题号:2504202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钓鱼岛原本不是问题,也不存在什么主权争议,是由于1895年日本非法窃取和霸占钓鱼岛,才出现了问题,形成了争议。无论从历史、法理等角度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
①从明朝到近代的五百年间中国一直对钓鱼岛行使着主权。
②所以从法理角度上说钓鱼岛已经回归中国。
③从法理上看,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都明确规定,“钓鱼岛等岛屿应随台湾一起归还中国。”
④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最早发现了钓鱼岛并命名。
⑤但1971年美国却将被非法托管的钓鱼岛所谓的“施政权”私相授受给日本,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指出此举“非法”。
⑥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
A.①④③⑤②⑥B.①⑤⑥④③②
C.④①③②⑤⑥D.④①②③⑤⑥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504203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有了明显的转变。
B.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D.这个村第一次尝到了科技投入的甜头,今年他们不但不再伸手向国家要粮了,而且向国家交售了大批粮食。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504204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中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自我约束力不强,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对他们不能求全责备,尤其是那些无心向学的学生,他们在班级有时危言危行来恐吓同学,交上来的作业常常是文不加点,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不以为意,但是这些不良现象的背后常常是有原因的,如果问题不是很严重,我认为还是不足为训好,应该多给他们关爱,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引导他们逐步走向学习的正轨。
A.求全责备 B.危言危行C.文不加点D.不足为训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504205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纶(qíng)维(xiān)友(zhèng)装作样(mó)
B.戏(xuè ) 栏(shān)回(sù) 人所难(qiǎng)
C.城(yuán)裂(cūn)古(nì ) 纨子弟(kù)
D.逃(bū) 方(chù )变(shàn)博闻强(shí)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504197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将开放透明进行到底
(1)5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映秀镇的废墟上主持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这次救灾采取了开放的方针。”总理宣布。作为开放的具体内容之一,总理说,“我们欢迎世界各国记者前来采访,我们相信你们会用记者的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公正、客观、实事求是报道灾情和我们所做的工作。”
(2)这是一次罕见的记者招待会,不仅因为它是在大地震废墟召开的,更因为它以开放为主题。它本身就是中国开放的象征,注定要成为传奇,写进历史。
(3)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这里的新中国首先是一个开放的中国,透明的中国。
(4)不开放竟可以致人死命,不透明竟可以致人死命,大地震用无数的生命尤其是成千上万个孩子的生命作代价,给我们上了这一课。这是何其惨烈的一课,这一课让我们撕心裂肺.这一课让我们永生不忘。无数的生命尤其是成千上万个孩子的生命,一起趟开了一条血路,趟开开放的血路,趟开透明的血路。将开放进行到底,将透明进行到底。这样的呼声正成为我们社会的新共识,正汇聚成我们社会的最强音。
(5)共和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公民可以这样自发地组织起来广泛参与救灾;共和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多支国际救援力量可以这样直达救灾现场;共和国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什么时候,信息可以这样广泛流通,媒体可以这样广泛追问。
(6)而所有这一切,无疑,是因为中央政府自身的变革。中央政府不仅以救人为救灾的最高目标,从而在理念上完成了以生命价值为国家最高价值的转化,而且在实践中,也找到了让现代理念落地,让政治跟人性握手,让政治跟现代文明接轨的具体的路径。这路径就是更开放,这路径就是更透明。
(7)真诚总是有回报的。经此一役,中央政府的声誉冉冉上升。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民众与中央政府的合作,都在提速。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相信民间的善意,给了民间力量快速发育的空间。民间以救灾为契机,以空前规模进人公共领域,成为公共治理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民间力量的这种快速集结,正在解决中国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改革动力问题。正是从民间力量的快速集结中,中央政府看到了改革动力所在。于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废墟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会那么自信,那么果敢、坚毅。
(8)显而易见,在这次大地震中倒塌的不只是豆腐渣建筑,倒塌的更将是旧机制。一种全新的社会规则,一种全新的社会机制,正从大地震的废墟上崛起,从无数死难者尤其是孩子们的血泊中崛起。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中国人生存状况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距离公民社会并不遥远,中国公民社会正在形成。
(9)这一切其实是理所当然。巨大的生命悲剧,原本就应该用进步来补偿,一个民族的创伤,原本就应该用文明去修复。让开放抢在倒退的前面,让透明走在贪腐的前面,让开放和透明不再只是应急之宜,而是成为社会的常态,唯有这样做去,我们才能重建人心,重建机制,也才能告慰逝者,激励生者。
(10)但我们同时必须承认,中国社会的发展并不平衡。开放和透明的进程,也是不平衡的。民众和中央政府固然因开放和透明而受益匪浅,但另一方面,对中华民族整体利好,未必对某些人利好。只是,谁怕开放?谁怕透明?已经不问可知,昭然若揭了。
(11)问题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大地震已经教训了我们,不开放不透明,就必然藏垢纳污,放大天灾人祸寄生于我们的体制之中,必然让我们民族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彻底扭转,那么不仅所谓开放救灾可能功亏一篑,所谓灾后重建也有可能蜕变成某些人的分肥游戏,从而蜕变成一场新的社会灾难。至于所谓政府转型,社会进步这些宏大愿景,就都无从谈起了。
(12)或许正是基于此番考量,废墟记者招待会上,总理特别强调两个永不改变:“我们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以及国内其他问题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会改变,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永远不会改变。”从大地震的血泊中趟出开放的路,透明的路,从血泊中趟出一个新中国——这是中华民族悲壮的新生之路,舍此,我们已经别无选择。
(2008年5月29日《南方周末》有删改)
【小题1】文章说,“这次救灾采取了开放的方针”,从全文看,“开放”体现在哪里方面?请分点概括。(4分)
                                                                               
【小题2】这篇评论的语言热情洋溢,很有震撼力。请以第(4)(5)段为例,从修辞运用和表达效果上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3】文章为什么说“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504198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绘画史上的悲剧意识
①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些很出色的人物画家如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等等,他们的作品,或线条匀停紧挺,或设色富丽谐洽,或神貌逼真鲜明,我都是很喜欢的,但总的说来,他们所画的人物与他们自身的生命激情未必有密切的血缘关联。他们强调传神,但主要是很传神地在描绘着一种异己的著名人物或重要场面。有没有可能,让艺术家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痴狂在画幅中燃烧,人们可以立即从笔墨、气韵、章法中发现艺术家本人,并且从根本上认识他们,就像欧洲人认识拉斐尔、罗丹和梵高。
②很多年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过一次历代画展,我在已经看得十分疲倦的情况下突然看到徐渭的一幅《葡萄图》,精神陡然一震。后来又见到过他的《墨牡丹》、《黄甲图》、《月竹》以及我很喜欢的《杂花图长卷》。他的生命奔泻出淋漓而又洒泼的墨色与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徐渭遭遇过复杂的家庭变故,又曾惶恐于政治牵连。他厌弃人世、厌弃家庭、厌弃自身,但他又多么清楚自己在文化艺术史上的千古重量,这就产生了特别残酷也特别响亮的生命冲撞。而实际上他的佯狂背后埋藏的都是悲剧性的激潮。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③明确延续着这种在中国绘画史上很少见到的强烈悲剧意识的,便是朱耷。他具体的遭遇没有徐渭那样惨,但作为已亡的大明皇室的后裔,他的悲剧性感悟却比徐渭多了一个更寥廓的层面。他的天地全都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来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让一些孤独的鸟、怪异的鱼暂时躲避。这些鸟鱼完全挣脱了秀美的美学范畴,而是夸张地袒露其丑,以丑直锲人心,以丑傲视甜媚。它们是秃陋的,畏缩的,不想惹人,也不想发出任何音响的,但它们却都有一副让整个天地都为之一寒的白眼,冷冷地看着,而且把这冷冷地看当作了自身存在的目的。它们似乎又是木讷的,老态的,但从整个姿势看又隐含着一种极度的敏感,它们会飞动,会游弋,会不声不响地突然消失。毫无疑问,这样的物象也都走向了一种整体性的象征。
④比朱耷小十几岁的原济也是明朝皇室后裔,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他与朱耷都是“金枝玉叶老遗民”。他虽与朱耷很要好,心理状态却有很大不同,精神痛苦没有朱耷那么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与更广阔的自然有了深入接触,悲剧意识有所泛化。但是,当这种悲剧意识泛化到他的山水笔墨中时,一种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风格也就蔚成气候。沉郁苍茫,奇险奔放,满眼躁动,满耳流荡,这就使他与朱耷等人一起与当时一度成为正统的“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潮流形成鲜明对照,构成了很强大的时代性冲撞。有他们在,不仅是“四王”,其他中国绘画史上种种保守、因袭、精雅、空洞的画风都成了一种萎弱的存在,一对比,在总体上显得平庸。
⑤徐渭、朱耷、原济这些人,对后来著名的“扬州八怪”影响极大,再后来又滋养了吴昌硕和齐白石等现代画家。中国画的一个新生代的承续系列,就这样构建起来了。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批评顾恺之等人,是因为他们的画太精致。
B.作者认为顾恺之等人的作品能传神地描绘出客体形象。
C.朱耷画的鸟并不具体象征什么,而是与残山剩水一起指向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
D.徐渭、朱耷、原济的画都走向了一种整体性的象征。
E.正因为徐渭厌弃人世、厌弃家庭、厌弃自身,所以才会在文化艺术史上产生特别残酷、也特别响亮的生命冲撞。
【小题2】下列对文本中有关绘画史上的“悲剧意识”的表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拉斐尔、罗丹和梵高等艺术家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痴狂通过笔墨、气韵、章法表现出来。
B.一种“沉郁苍茫,奇险奔放,满眼躁动,满耳流荡”的具有普遍意义美学风格。
C.把凄厉的人生经历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
D.在纸幅上以残山剩水、孤独的鸟、怪异的鱼这些形象冷眼看着天地。
【小题3】结合原文,请简要分析徐渭、朱耷、原济三人画风成因的共同点与不同点。(4分)
【小题4】作者说,朱耷的悲剧性感悟比徐渭多了一个更寥廓的层面,为什么这样说?(4分)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50420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吾母姓钟氏
吾母姓钟氏,十八归先府君。府君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府君由是计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自呼曰:“不意阿丈乃有此女!”记母教铨时,组绣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鸡鸣卧焉。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母亲尝之而后进。外祖母濒危,泣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他日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其善诱之!”语迄而卒。十岁,父归。越一载,复携母及铨,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zhēng)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
(节选自蒋示铨《〈鸡鸣夜课图〉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八先府君归:回到。
B.盘罍间未尝有俭色俭色:不丰满的情况。
C.鸡鸣卧焉鸡鸣:鸡叫天明。
D.复力之争:争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不意阿丈有此女/度我至军中,公B.我以见汝父/杀一老卒,甲也
C.令吾母指疵/下平旷,有泉侧出D.必母亲尝之后进/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
【小题3】以上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母亲贤良美德的一组是( )3分
①吾母脱簪珥,治酒浆。     ②令吾母指其疵。
③不意阿丈乃有此女。       ④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
⑤俟怒少解,复力争之。     ⑥训以纺绩织经事。
A.①③⑤B.②⑤⑥C.②③④D.①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记叙了母亲平凡而辛勤的事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B.文中所写母亲对父母孝,对子女慈,相夫教子等,虽然都属于传统道德的范围,但仍具有现实意义。
C.本文作者叙述母亲诸多琐事,用铺叙手法,再加上一些感情浓烈的语辞,因而对母亲的赞美和热爱极为具体化。
D.文中细节描写不多,但有点睛之妙,如外祖父的得意,母亲的聪颖,以及父女间融洽的亲情, 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题5】用“/” 给文中划……的句子断句。(3分)
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3分)
                                                                    
②他日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4分)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504200 题型:诗歌鉴赏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注】这首诗是诗人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写的。
【小题1】这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夜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本诗三句不着“雪”字,却处处在写雪,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或从哪些角度)来写雪的。(4分)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504135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在2011年,“开心农场”“种菜”等网上时尚大行其道,有无数网友一夜之间变成“种菜人”或者“偷菜人”,从中小学生到大叔大妈,“种菜”者和“偷菜”者乐此不疲,甚至定闹钟半夜起床“偷”菜。有的人认为从中找到了乐趣,而有的人则觉得这无聊的游戏让人浪费时间和精力。
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明。(不超过7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504196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504199 题型:默写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门衰祚薄,晚有儿息。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小题2】____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3】樊迟未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小题4】尽吾志也,                                  ,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

题号:2504134 题型:作文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4-25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的教育家孟轲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法国的小说家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请以“苦难”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