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高三|月考试卷|福建|2013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高三|月考试卷|福建|2013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高三|月考试卷|福建|2013年')}}
试卷年份:{{getYear('高三|月考试卷|福建|2013年')}}上传日期:2013-12-30题数:28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题号:3258868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碱性溶液中:K+、Cl-、Na+、 CO32- |
B.在c(H+)/ c(OH-)=1×10-12的溶液中:Ca2+、Cl-、K+、NH4+ |
C.澄清透明溶液中:Cu2+、Fe3+、I-、SO42- |
D.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K+、NO3-、Cl-、HCO3- |
题号:3258869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A.CO2——酸性氧化物 Na2O2——碱性氧化物 Al2O3——两性氧化物 |
B.漂白粉——混合物 胆矾——纯净物 HD——化合物 |
C.纯碱——碱 硫化氢——酸 小苏打——酸式盐 |
D.SO2——非电解质 硫酸钡——强电解质 醋酸——弱电解质 |
题号:3258870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的氧化物与W的氧化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B.X、Z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溶液中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稀溶液的氧化性:W<Z |
D.Y原子的半径比W原子的半径大 |
题号:3258871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洁净的铁钉在浓硝酸中浸泡片刻,蒸馏水冲洗后,再放入CuSO4溶液
| 铁钉表面无红色物质生成
| 铁钉在浓硝酸中已钝化
|
B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NaOH溶液,再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附近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X中肯定无NH4+
|
C
| 向PbO2中滴入浓盐酸
| 有黄绿色气体
| PbO2具有还原性
|
D
| 向溶液X 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红
| 溶液X中一定含有Fe2+
|
题号:3258872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变化能用同一性质解释的有( )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③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溴水褪色;④氨气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⑤常温下浓硫酸用铁制的容器存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炭反应⑥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⑦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题号:3258873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为除去混入CO
2中的SO
2和O
2,下列试剂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
①饱和Na
2CO
3溶液;②饱和NaHCO
3溶液;③浓H
2SO
4溶液;④灼热的铜网;⑤碱石灰
题号:3258874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氯气 | 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AlCl3 |
题号:3258875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
3 ②
Al(OH)
3 ③
Al
2O
3 ④ (NH
4)
2SO
3 ⑤Al
题号:3258876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在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 2A
- +B
2 =2B
- +A
2; 2C
- +A
2 =2A
- +C
2; 2B
- +D
2 =2D
- +B
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B2> A2 | B.还原性: C- > D- |
C.2A- +D2 =2D- + A2反应可以进行 | D.2C- +B2 =2B- + C2反应不能进行 |
题号:3258877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H2O H3O++CO32- |
B.在明矾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H)4]-+4NH4+ |
C.显蓝色的淀粉溶液中通入SO2后变成无色溶液:I2 +SO2+2H2O=2I-+SO42-+4H+ |
D.小苏打溶液中加少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
题号:3258878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据图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实验室制取、收集表中气体并进行尾气处理 (省略夹持、加热及净化装置),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 a中的物质
| b中的物质
| c中收集的气体
| d中的物质
|
A
| 浓氨水
| CaO
| NH3
| H2O
|
B
| 稀硫酸
| 石灰石
| CO2
| NaOH溶液
|
C
| 稀硝酸
| Cu
| NO2
| H2O
|
D
| 浓盐酸
| MnO2
| Cl2
| NaOH溶液
|
题号:3258879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
A.钠保存在煤油中 |
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 |
C.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
D.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要加入少量的铁粉 |
题号:3258880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应5NH4NO3 2HNO3+4N2↑+9H2O中,每生成4 mol N2,转移电子数为10NA |
B.1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
C.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的原子数约为0.2NA |
D.标准状况下,2.2gC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0.05NA |
题号:3258881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的结构示意图 |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远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 |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和离子键 |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依次增强 |
题号:3258882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有关生活或工业中的化学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
B.向高硫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混合物属于胶体 |
题号:4318493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有一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XO
32-+6H
+=3X+3H
2O,据此判断,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
题号:4318494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列实验中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
A.常温下将64g铜片投入过量浓硫酸中 |
B.向100.0mL 3.00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g铁 |
C.1 mol MnO2粉末与含4molHCl的浓盐酸共热 |
D.常温下1 mol铝片投入20.0mL 18.40mol/L硫酸中 |
题号:4318495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
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
C.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 |
D.只含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
题号:4318496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常温下,下列不发生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
①铜与浓硫酸 ②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 ③铜与浓硝酸 ④石英与纯碱
⑤铁与液氯 ⑥一氧化氮与氧气
⑦硅与氧气 ⑧H
2S与SO
2
题号:4318497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
+、Mg
2+、Al
3+、[Al(OH)
4]
-、

、

、

、

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
B.K+、[Al(OH)4]-和 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
C.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
D. 和 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
题号:4318498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
B.过程②中结晶出的MgCl2·6H2O要在HCl氛围中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2 |
C.在过程③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
D.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 |
Na
2CO
3溶液→NaOH溶液→ BaCl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题号:4318499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中学化学教材中,常借助于图像的这一表现手段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下列有关化学图像表现的内容正确的是( )

题号:4318500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取一定质量的均匀固体混合物Cu、Cu
2O和 CuO,将其分成两等份,取其中一份用足量的氢气还原,测得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6.40g,另一份中加入500mL稀硝酸,固体恰好完全溶解,且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NO气体4.48L,则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3.2mol/L | B.2.8mol/L | C.1.8mol/L | D.缺数据无法计算 |
题号:3258863
题型:实验题
难易度:困难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FeCl
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制备无水FeCl
3,再用副产品FeCl
3溶液吸收有毒的H
2S。
I、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
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 FeCl
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通入干燥的Cl
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④……
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
2,并用干燥的H
2赶尽Cl
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
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
。
(3)如果没有装置C的设计,会导致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虚线框E中所增加装置和试剂的作用:
。
(5)用装置D中的副产品FeCl
3溶液吸收H
2S,得到单质硫,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Ⅱ、反应结束后,将收集器中所得固体完全溶于稀盐酸,小组同学对所得溶液金属阳离子的成分有三种观点:①只有Fe
3+;②只有Fe
2+;③
。
为探究溶液的组成,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反应离子方程式
|
①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假设②不成立,假设①或③成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
②另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酸性 KMnO4溶液。
| 溶液紫红色退去
|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综合上述实验分析,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
。
题号:3258864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困难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用含有A1
2O
3、SiO
2和少量FeO·xFe
2O
3的铝灰制备A1
2(SO
4)
3·18H
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1)滤渣a可用于制造
(2)请将MnO
4-氧化Fe
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若反应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
mol。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
| Al(OH)3
| Fe(OH)2
| Fe(OH)3
|
开始沉淀时
| 3.4
| 6.3
| 1.5
|
完全沉淀时
| 4.7
| 8.3
| 2.8
|
调节溶液pH约为3的目的是:
。
(4)取少量滤渣C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产生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滤渣C的主要成分是
。请写出加入MnSO
4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A1
2(SO
4)
3·18H
2O溶于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题号:3258865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困难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置换反应可用下图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为黄绿色气体,单质乙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过量单质甲与化合物A发生反应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除去反应后混合物中剩余的甲所用的试剂名称是
写出单质甲与化合物A反就的离子方程式
。
(3)工业上利用置换反应原理制备一种半导体材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若单质乙是红色金属固体单质,化合物B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题号:3258866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困难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A、B、C、D、E、F是常见单质,其中A是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元素和E元素在周期表中相邻。G、H、I、J、K、L是常见化合物,其中G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K、L是无色气体,且K是非极性分子,F、H是黑色晶体。以上物质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D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H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K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3258867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较难
日期:2013-12-30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沙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文】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A
|
| 0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②
| ③
| ④
|
|
|
3
| ⑤
|
| ⑥
| ⑦
|
|
| ⑧
|
|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某化合物由①、④、⑧三种元素组成,它有强氧化性,是很好的漂白剂、杀菌剂,请写出它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Ⅰ.下列可作为比较② 和③ 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填序号)。
a.自然界中的含量 b.氢化物的稳定性
c.最高氧化物水化物溶液的酸性 d.单质与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
Ⅱ.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③ 的非金属性强于② 的原因: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③ 大于② ,原子半径③
②,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③
②,得电子能力③ 大于② 。
(5)⑥的氧化物与③的最高氧化物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