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高二|月考试卷|吉林|2011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高二|月考试卷|吉林|2011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高二|月考试卷|吉林|2011年')}}
试卷年份:{{getYear('高二|月考试卷|吉林|2011年')}}上传日期:2011-04-11题数:28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题号:1260509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6-09-09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
题号:2549436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3-03-19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它反映了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
题号:2625689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祭词中说:“……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出师未捷,千古遗恨。义声扬振,五月而后,武昌继之,遂覆清室。民国以立,共和新造。壮哉先烈,死以为国,身毁名荣,英风义烈,永为世率。……”对这段祭词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达了江丙坤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
②较为准确地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作用
③黄花岗起义使清朝的统治基础更加动摇
④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题号:2625692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说:“法律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这表明了他的法律思想中的
A.人人平等思想 | B.公正至上的思想 |
C.自然法的思想 | D.理性至上的思想 |
题号:2645951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0-12-08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你们一边倒。’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对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新中国根据当时形势做出的正确选择 |
B.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 |
C.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 |
D.“一边倒”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
题号:3789557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3-07-26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 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
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 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
题号:4670919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
B.在无产阶级准备未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条件做保证 |
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
题号:4670920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形成 |
题号:4670922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
C.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
题号:4670923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行政建制——“省”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隋唐的三省又称“计相”,总管国家财政 |
B.宋朝的三省长官权力进一步加大 |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
D.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
题号:4670925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地域决定政治 |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
题号:4670926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 希罗多德在《雅典政治》中提出:“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他按地区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反映材料所说的变化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 | B.克里斯提尼改革 |
C.伯利克里统治前期的改革 | D.伯利克里统治后期的改革 |
题号:4670927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恩格斯曾称古罗马法律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部世界性法律”。恩格斯的这一评价主要是指古罗马法
A.有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之称 | B.消灭了贵族特权,具有世界意义 |
C.适用于含罗马在内的多个民族 | D.是世界各法律体系的共同渊源 |
题号:4670928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国会立法没有否决权 |
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
C.美国联邦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
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
题号:4670929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下面有关瓦特和改良蒸汽机的图片反映的内容对英国政治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
B.英国内阁制形成 |
C.英国两党制形成 |
D.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取得更多席位 |
题号:4670930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安妮女王没有子嗣 ,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
题号:4670932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武装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 B.发动思想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
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
题号:4670933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继续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 B.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 |
C.在反帝问题上仍模糊不清 | D.对帝国主义尚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 |
题号:4670934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下列与五四运动有关的四副对联中,哪一副能够反映出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年风雪” |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题号:4670935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
题号:4670936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C.红军长征的胜利 |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
题号:4670937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2010年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A.在维持两岸现状的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
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
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
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
题号:4670939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请根据所提供内容判断,以下对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和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条约规定: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A.增强了欧洲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政治意愿和自信心 |
B.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发展 |
C.其经济目标是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体的经济政策 |
D.其政治目标是扩大欧洲的影响,实现共同的防务,取代联合国 |
题号:4670940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出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
题号:2625687
题型:综合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出自人民版教材必修一184页
材料四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格中A、B、C分别对应的内容。(3分)
材料二 见图
(2)归纳图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2分)
(3)阅读材料三、四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5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指什么?(1分) “已经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在“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以后,国际格局的基本趋势是什么?(1分)
题号:4670941
题型:综合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
观点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
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
(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举五四运动的两例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2分)
(2)简述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4分)
(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什么道路?(1分)选择的理由是什么?(4分)
(4)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2分)
题号:4670942
题型:综合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l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l949—1972》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就中关关系正常化提出三条:美国从台湾撤军,跟台湾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断交。美国又反过来提出三条:一是卡特政府说必须得到国会参议院讨论,在美中建交的那一天,告诉台湾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一年后失效,这一点中方表示了理解。第二条是美国要求中方要发表一个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声明,中方一直不做承诺。最严重的争议是美国坚持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还要向台湾出售武器。邓小平提出,建交以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也废除了,美国就不能再向台湾卖武器。卡特政府承诺,1979年起不再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
——陶文钊《美国需要中国吗》
材料三 美国政府2010年1月29日向国会通报了新的对台出售武器计划,包括“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鱼鹰”级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方1月30日、31日两天内密集作出强烈回应,采取四项强硬措施,要求美方停止对台军售。
——引自新浪网2010年2月1日《外媒:美对台军售中国反应“史无前例”》
材料四 尽管实际情况的发展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迅速,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多方面的成功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贝特斯·基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2)据材料二,中美建交过程中,双方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中美谈判可以看出中国坚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美国坚持对台军售体现出其对亚洲怎样的战略意图?(3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和立场的主要原因。(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的有效途径。(2分)概括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题号:4670943
题型:综合题
难易度:较易
日期:2011-04-11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题文】中国的政治制度自古至今绵延流长,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有人说:“……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材料三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1)结合明清两朝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3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1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4分)
(3)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