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地区]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高三|月考试卷|云南|2019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高三|月考试卷|云南|2019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高三|月考试卷|云南|2019年')}}
试卷年份:{{getYear('高三|月考试卷|云南|2019年')}}上传日期:2018-11-01题数:1
浏览次数:162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1学币
题号:1443722 题型:综合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6-04-13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题文】材料唐朝时,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自唐高宗武德五年后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文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唐代科举录取名额没有地区分配。殿试开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
到宋代,宋太祖亲自主持考试,“殿试遂为常制”。另外,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称之为“省试”,从此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惟才是择”。经过争论,宋代最终确立了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两宋310年的135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
——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

【答案】

【解析】

登录学易云,内容更精彩! 抱歉,未登录用户无法看答案与解析!

立即登录 还不是学易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