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材料反映的是火车的优点 |
B.该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C.该发明在清末已经传入中国 |
D.该发明促进了各地的联系,作者持积极发展的态度 |
A.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
B.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
C.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
D.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改革开放初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缺乏本质的认识 |
B.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漫长过程 |
C.人民群众的自发行动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 |
D.中央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在一些地方遭到抵制,难以实施 |
A.土地改革运动 |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 |
C.“大跃进”运动 | D.红卫兵运动 |
A.生产合作社 | B.人民公社 |
C.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 D.乡镇企业 |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
B.改革开放新时期 |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A.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 |
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
D.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 |
A.中国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 |
B.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 |
C.中国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门化趋势日益明显 |
D.中国政权和海关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 |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
C.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
A.中国资源的丰富 | B.新航路的开辟 |
C.工业革命的需求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A.牛顿 | B.爱迪生 | C.哈格里夫斯 | D.瓦特 |
A.枪支和工艺品 | B.香料和布匹 | C.黑人奴隶 | D.黄金和白银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泉州 | B.广州 | C.临安 | D.大都 |
A.反映了秦时税赋过重的情况 |
B.肯定了土地私有的积极意义 |
C.指出了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 |
D.描述了秦朝商鞅变法的情况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A.抑商的必要性 | B.小农经济的脆弱 |
C.海禁政策的恶果 | D.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 |
职业 | 自耕农和地主 | 佃农 | 工场工人 | 商人、工场主 |
占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资本输出 | B.武力威逼 | C.人口流动 | D.商品输出 |
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
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
D.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A.洋务运动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鸦片战争前后 | D.新中国成立初期 |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
A.实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 | B.取消市场调节作用 |
C.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 D.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粮食 |
| 1913年 | 1938年 | 1973年 |
法国 | 8.9% | 23.2% | 38.8% |
英国 | 13.3% | 28.8% | 41.5% |
美国 | 8.0% | 19.8% | 31.1% |
A.中国派代表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 |
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②③④ |
年份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财政收入 (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1956 | 2.95 | 24.5% | 0.53 | 24.8% | 1.85 | 10.3% |
1979 | 7.78 | 14.12% | 1.35 | 66.0% | 6.30 | 42.5% |
1993 | 44.53 | 8.7% | 18.68 | 54.4% | 92.51 | 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