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级:{{getGradeNameByProperty('高三|高考模拟|河北|2011年')}} 试卷类型:{{getTestPaperTypeName('高三|高考模拟|河北|2011年')}} 使用省份:{{getAreaName('高三|高考模拟|河北|2011年')}}
试卷年份:{{getYear('高三|高考模拟|河北|2011年')}}上传日期:2011-02-17题数:17
提示:单击题文可显示答案与解析。
题号:1179351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函数y=x2-2x在区间[a,b]上的值域是[-1,3],

则点(a,b)的轨迹是图中的
A.线段AB和线段AD | B.线段AB和线段CD |
C.线段AD和线段BC | D.线段AC和线段BD |
题号:1179352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函数

则 ( )
题号:1179353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已知

,当

时,

恒为正值,则k的取值范围是( )
题号:1179354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设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题号:1179355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最小正周期为π,图象关于点

对称,则下列函数同时具有以上两个性质的是( )
题号:1179356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从4个班级的学生中选出6名学生代表,若每一个班级中至少有一名代表,则选法总数为( )
题号:1179357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号:1179358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函数

的反函数为( )
题号:1179359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号:3868787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2-08-09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 已知A、B、

C是

三种不同型号的

产品,这三种产品数量之比为2

:3:5,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出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进行检验。如果该样本中A种型号产品有8件,那么此

样本的容量n是( )
A.12 B.16 C.20 D.40
题号:3868788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2-05-31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已知函数

,则它们的反函数的图象 ( )
A.关于直线 对称 | B.关于x轴对称 |
C.关于y轴对称 | D.关于原点对称 |
题号:3868789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2-09-14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设函数f(x)=x|x|+bx+c,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c=0时,f(x)是奇函数 ②b=0,c>0时,方程f(x)=0只有一个实根
③f(x)的图象关于(0,c)对称 ④方程f(x)=0至多两个实根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题号:1179347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若对于任意a∈[-1,1],函数f(x)=x2+(a-4)x+4-2a的值恒大于零,则x的取值范

围是 .
题号:1179348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已知

A B(用

填空)。
题号:1179349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1-02-17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已知函数f(x)=

则x0= .
题号:3868790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一般
日期:2012-10-31
来源: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中学高三数学练习试卷3
【题文】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上课时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集合:


;然后叫甲、乙、丙三位同学到讲台上,并将“

”中的数告诉了他们,要求他们各用一句话来描述,以便同学们能确定该数,以下是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描述:
甲:此数为小于6的正整数;乙:A是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丙:A是C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老师评说这三位同学都说得对,则“

”中的数为 。